將此連結分享給你的朋友: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詎〝賴亞生〞因於進入該 《NTU診所》前已向大樓守衛確認《林雨佑護理師》當日確實有上班
Hey man
V |ψ>= T|φ> (4.7) where T is known as the transfer matrix.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六套(繁)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KZK-uYBJwBYorgpOFLe-Vpn36SmfN71
Particles transform under irreducible unitar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oincare group.
This Lagrangian has an important property that the massive Lagrangian did not have: gauge invariance.
The Casimir force is independent of any regulator. The Casimir force is an infrared effect.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量子自旋液體基態,或可開發新型量子計算機 北京新浪網 05-16 20:06 字級變小 字級加大 澎湃新聞記者 王蕙蓉 近日,科學家首次觀測到物質的一種新量子態。 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團隊在一種磁性材料——由鈰、鋯和氧組成的化合物Ce2Zr2O7中,觀察到一種「量子自旋液體基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 量子物理學是一門致力於描述原子和亞原子粒子行為,並闡明其特性的科學學科。在量子物理學領域,科學家會發現新的物質狀態。 自旋是一種與電子旋轉有關的內部屬性,並使磁體中的材料具有磁性。但在一些材料中,自旋會導致無序結構,類似於液體中的分子,因此有了「自旋液體」的說法。 一般來說,隨著溫度升高,材料的內部結構會變得更加紊亂。例如,當水變成水蒸汽。而自旋液體的主要特點為,即使冷卻到絕對零度(-273°C),它們依然是無序的。因為隨著材料冷卻,自旋方向持續波動,並非像傳統磁體那樣穩定在固態(一般在這樣的固態下,所有自旋方向都是對齊的)。 如果把電子想像成一個小型指南針,它可以指向上方或下方。在傳統磁體中,電子自旋的方向都是相同的,向上或向下,形成所謂的「鐵磁性」,比如磁鐵可以將照片和便條「貼」在冰箱上。 圖片來自論文 但在量子自旋液體中,電子被放置在一個三角形晶格中,形成一個「三角關係」,其特徵是強烈的擾動干擾了其順序,形成了無磁序的糾纏波函數。 「當加入第三個電子時,電子的自旋方向不能對齊,因為相鄰的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總是相反的,導致了我們所說的磁阻挫。這產生了能保持自旋無序的激發,因此即使在非常低的溫度下也能保持自旋液體的特徵。」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物理學教授Andrea Bianchi說道,「Ce2Zr2O7是一種具有磁性的鈰基材料,這一化合物是已知的存在。我們的突破在於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純粹形態,使用在光學爐中熔化的樣品來產生近乎完美的原子三角形排列,然後檢測其量子態。」 前述三角形排列使科學家能夠在Ce2Zr2O7材料中製造磁阻挫,並測量出這種化合物的磁擴散。 Bianchi表示,「我們的測量顯示了重疊的粒子函數,因此沒有古典磁序的明顯跡象。我們還觀察到具有連續波動方向的自旋分佈,這是自旋液體和磁阻挫的特徵,表明我們創造的材料在低溫下的表現正如自旋液體。」 利用計算機模擬驗證前述觀測結果后,該團隊證實他們觀測到了一種新的量子態。 「確定物質的一種新量子態是每個物理學家的夢想。」Bianchi認為,團隊研發的材料具有革命性,被首次證明是以自旋液體的形式存在。「這一發現可能為設計量子計算機的新方法打開大門。」
捐款名單: 🌟郭華丞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萬元 🌟郭光宇教授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二十萬元 🌟曾尹俊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千元 🌟粘正勳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十萬元 🌟陳建州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千元 🌟石明豐教授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萬元 🌟蔡和進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百元 🌟駱文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二萬元
什麼論文需要8000人合著? 回到這次的論文,講的是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研究粒子間的玻色–愛因斯坦凝態(Bose-Einstein correlations)。 實驗使用的ATLAS對撞機建在瑞士和法國交界地下100公尺的洞穴中,長46公尺,直徑25公尺米,重達7000噸,相當於一個巴黎鐵塔的重量。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ATLAS運行起來,每秒超過10億個粒子以接近光速運動,相互發生碰撞。產生的資料量相當於地球上每個人同時進行20次電話交談。 如此龐大的資料中,卻只有不到百萬分之一是有研究價值的。 實驗中篩選、處理資料也是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由分布在全球的超過130個超級電腦支援。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ATLAS合作組織由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個研究機構參與,包括3000人的科學作者團隊和1200位博士。 在這次論文的8000個署名作者中,除了物理學家,還包括大量維護對撞機硬體的工程師、維護IT硬體的工程師,以及大量做資料篩選和分析的軟體工作者。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像這樣的尖端研究,確實只能由大規模的國際合作來完成。 但由此產生的論文署名人數膨脹的現象,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擔憂。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學術出版系統的崩潰」 早在2015年,ATLAS和CMS兩個對撞機團隊合作的研究,曾在學術界掀起一陣熱議。 一篇5154人署名、對希格斯玻色子的大小進行了更精確的估計的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紙質版正文包括參考文獻只有9頁,後面24頁都是作者和工作單位。 同期另一篇關於稀有粒子衰變的論文,發表在Nature上。因為雜誌版面有限,最終決定作者列表不會出現在紙質版上,只在網上發布。 Nature當時還專門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對此作解釋說明。 Physics paper sets record with more than 5,000 authors ▲ Physics paper sets record with more than 5,000 authors 天體物理學家Peter Coles也在個人部落格上談論了此事,將之稱為「學術出版系統的崩潰」。 他認為,幾千個作者如果都參與了論文寫作可能每個人只需要寫幾個字,這當然是不現實的。 實際情況則是,幾千個作者裡絕大部分可能都沒讀到過這篇文章,更不用說寫了。 像他所在的天文學領域,儀器製造商也會列入作者名單裡。 真要說起來的話,這些人根本不能算字面意義上的「作者」,但他們又確實在這項研究中作出了貢獻。 Coles認為這背後反映出的問題是,一個人對科學研究的貢獻只能透過合著論文來體現是不合理的。 他建議學術出版可以像電影片尾的工作人員表一樣明確出不同的分工,並分別量化他們的貢獻。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與之配套的措施是,要改變只透過引用文章數量來評價一個學者的系統。 我一直認為,現代學術出版業不是在促進而是阻礙了研究的交流。 One More Thing 最後,關於論文署名還有一些趣事值得分享。 8778並不是目前作者人數最多的論文,最高紀錄高達57000人。 就是那篇透過玩遊戲參與蛋白質結構預測的研究,9人的核心研究團隊之外,57000人都是當時參與的遊戲玩家。 這篇文章發表在Nature上,玩個遊戲也能登Nature,也是很神奇了。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另外有網友提到,1975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原子行為的論文有兩個作者署名,但只有一個是人類Jack Hetherington,另一個則是他養的貓。 這篇論文其實就是他一人完成的,但按照習慣,寫作的時候都用了複數人稱「我們」。 但當時的打字機並不能做到尋找與取代,為了避免整個重新打一遍,他就把貓的名字加上了上去…… 結果這篇論文發表後有很大的影響力,那隻貓還收到了大學物理學院任教的邀請。 後來將論文寄給物理學國際會議的時候,簽名還用了貓的爪印。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那麼,現在這篇8778人的論文中,也說不定也悄悄混進去了幾隻貓?
受疫情影響 哈佛台北書院延到2023年 2022/6/4 15:52(6/4 16:09 更新) 哈佛大學北京書院原預計今年遷到台大並改名為哈佛台北書院,但受疫情影響將延至2023年。圖為台大校門。(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哈佛大學北京書院原本預計今年遷到台灣大學,改為「哈佛台北書院」。不過近期COVID-19本土案例增加,台大今天證實,哈佛將延後到2023年,再送學生到台大進行暑假中文課程。 日媒:台灣在歐洲展華語教學軟實力 取代孔子學院 美國哈佛大學刊物「哈佛紅報」去年報導,該校知名暑期中文進修計畫「哈佛北京書院」因原合作方北京語言大學日益「不友善」,故自2022年起改與台灣大學合作,並更名為「哈佛台北書院」。 這項消息振奮台灣學界,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曾公開表示,非常歡迎哈佛與台大合作,台灣是學術自由、有相當民主發展國家,歡迎世界所有想學華語的人士來台。 不過今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案例增加,台大校方今天證實,因疫情和台灣邊境管制原因,經與哈佛大學多次討論,哈佛將延到2023年再送學生到台大進行暑期中文課程。 台大國際長袁孝維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2022年哈佛是在美國舉辦小規模華語課程,預計2023年6月就會來台灣。她強調雙方不是停止合作,只是因隔離檢疫、招募、機票等作業關係,最後討論須延期,「只能說好事多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袁孝維也提到,台灣自由學風與相對安全的環境,對各國青年有一定吸引力,近期也有許多名校與台大洽談,陸續會來台學習華語。 哈佛原預計今年暑假選送60名學員到台大,修讀8週中文課程,也考慮安排參訪九份、金瓜石、故宮、士林夜市、陽明山等景點,以及體驗書法、象棋、剪紙、包餃子等文化活動,藉由與本地學生課外互動,提升台灣青年國際視野。(編輯:方沛清)1110604
臺灣良港 首屬高雄 巍峨黌舍 是我雄中 英才齊集 迎受春風 禮義廉恥 是所遵從 山河光復 先烈之功 建設祖國 我須效忠 服膺民主 矢志大同 願我同學 為民前鋒 自強不息 前途無窮
「恩恩」爸不能接受1922花143分鐘轉達救命需求 指揮中心︰1922無調度119或防疫計程車權限 2022年6月8日 週三 下午1:37 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不治。「恩恩」爸為尋求遲遲等不到救護車「消失81分鐘」的真相,依政府資訊公開法,申請當事人報案紀錄、政府間橫向聯繫紀錄。「恩恩」爸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斥「不能接受」1922花了143分鐘,才把他的救命需求轉吿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另1922的橫向通聯紀錄文字內容簡略,已要求提供補充資料。 對此,指揮中心今天表示,將應家屬請求持續提供個案進線1922專線詳細資訊,包括錄音檔與相關通聯紀錄,並強調1922無調度119或防疫計程車等權限。 「恩恩」爸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斥「不能接受」1922花了143分鐘才把他的救命需求轉吿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檔案照) 「恩恩」爸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斥「不能接受」1922花了143分鐘才把他的救命需求轉吿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檔案照) 捲動即可檢視後續內容 Ad 找回活力!居家上班族秘密武器►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 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 找回活力!居家上班族秘密武器►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 下午喝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不讓你斷電!益氣與晶亮兩款,低熱量配方,分別添加小分子葉黃素,人蔘萃取液,清新水果風味,提升充沛能量完成工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有關北部未滿5歲男童死亡個案,家屬希望進一步取得1922民眾疫情通報與諮詢專線的詳細資訊。指揮中心強調,對於個案家屬所提申請,只要是1922專線有紀錄的部分,指揮中心皆會儘快提供,包括錄音檔與相關通聯紀錄,讓家屬能夠瞭解1922客服當日接線後聯繫之狀況。 指揮中心說明,1922專線之業務涵蓋防疫管制、檢疫、預防注射、隔離、篩檢、疫情通報與傳染病諮詢等服務,惟無調度119或防疫計程車等權限。民眾有相關問題進線詢問時,客服除第一時間告知民眾處置方式外,後續亦會立案追蹤,以上相關流程也於稍早向家屬說明。 對於張姓網友指稱新北消防局以「假報案」方式表演勤務指揮中心現場給「恩恩」爸爸看;消防局說明,是情境模擬報案量。 「恩恩」爸爸今天凌晨再度於臉書發文表示,「當天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在聽錄音跟紀錄核對上,實在已經沒有力氣留意到旁邊情形」。 他說,「現階段的橫向通聯紀錄並不完整,我還是希望,橫向的通聯紀錄可以提供給我。我還是重申,我只是想要拼湊出事情的真相」。已經收到了衛福部疾管署(1922)補充的橫向通聯紀錄文字,但內容簡略,也沒有提供詳細的電信通聯紀錄作為佐證,他已經回電疾管署的專員,提出補充資料的請求。 「恩恩」爸提到,從目前1922的回覆,主要看到2個問題點: 「我第一次打進1922(17:38~17:57)告知2名小朋友狀態不佳,但是找不到中和衛生所,請求協助尋找中和衛生所,並要求協助後續送醫需求;我第二次打進1922(18:08~18:21)告知119消防局找不到中和衛生所,我們也找不到衛生所,恩恩意識昏迷,請求協助」。 他指出,從公文回覆中,1922告知了因為當日處理了2萬7000餘通的電話,所以客服中心於20:44分轉送案件到達北區管制中心,北區管制中心又花了12分鐘,於20:56分才找到新北市衛生局。「但這個處置過程我無法接受」。 「恩恩」爸認為,「從我表達恩恩意識昏迷的第二通電話開始,1922的橫向聯繫,總共花了143分鐘,我認為在我向1922告知恩恩的緊急狀況時,疾管署1922應該要將狀況儘速通報,並且有協助民眾處理的責任」。 「當地方政府失能,我遲遲等不到救護車,中央的1922也未能及時發揮功能,我覺得我需要疾管署交代更完整的資料,不是只是簡單的文字說明」。 (責任主編:莊儱宇)我演護生戲。
2022-06-10 顏亘/谷家騏/顏劭安 新臺幣 3090 其它指定用途(臺大物理系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詎〝賴亞生〞因於進入該
《NTU診所》前已向大樓守衛確認《林雨佑護理師》當日確實有上班
Hey man
V |ψ>= T|φ> (4.7)
where T is known as the transfer matrix.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六套(繁)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KZK-uYBJwBYorgpOFLe-Vpn36SmfN71
Particles transform under irreducible unitar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oincare group.
This Lagrangian has an important property that the massive Lagrangian did not have:
gauge invariance.
The Casimir force is independent of any regulator.
The Casimir force is an infrared effect.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量子自旋液體基態,或可開發新型量子計算機
北京新浪網 05-16 20:06
字級變小
字級加大
澎湃新聞記者 王蕙蓉
近日,科學家首次觀測到物質的一種新量子態。
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團隊在一種磁性材料——由鈰、鋯和氧組成的化合物Ce2Zr2O7中,觀察到一種「量子自旋液體基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
量子物理學是一門致力於描述原子和亞原子粒子行為,並闡明其特性的科學學科。在量子物理學領域,科學家會發現新的物質狀態。
自旋是一種與電子旋轉有關的內部屬性,並使磁體中的材料具有磁性。但在一些材料中,自旋會導致無序結構,類似於液體中的分子,因此有了「自旋液體」的說法。
一般來說,隨著溫度升高,材料的內部結構會變得更加紊亂。例如,當水變成水蒸汽。而自旋液體的主要特點為,即使冷卻到絕對零度(-273°C),它們依然是無序的。因為隨著材料冷卻,自旋方向持續波動,並非像傳統磁體那樣穩定在固態(一般在這樣的固態下,所有自旋方向都是對齊的)。
如果把電子想像成一個小型指南針,它可以指向上方或下方。在傳統磁體中,電子自旋的方向都是相同的,向上或向下,形成所謂的「鐵磁性」,比如磁鐵可以將照片和便條「貼」在冰箱上。
圖片來自論文
但在量子自旋液體中,電子被放置在一個三角形晶格中,形成一個「三角關係」,其特徵是強烈的擾動干擾了其順序,形成了無磁序的糾纏波函數。
「當加入第三個電子時,電子的自旋方向不能對齊,因為相鄰的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總是相反的,導致了我們所說的磁阻挫。這產生了能保持自旋無序的激發,因此即使在非常低的溫度下也能保持自旋液體的特徵。」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物理學教授Andrea Bianchi說道,「Ce2Zr2O7是一種具有磁性的鈰基材料,這一化合物是已知的存在。我們的突破在於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純粹形態,使用在光學爐中熔化的樣品來產生近乎完美的原子三角形排列,然後檢測其量子態。」
前述三角形排列使科學家能夠在Ce2Zr2O7材料中製造磁阻挫,並測量出這種化合物的磁擴散。
Bianchi表示,「我們的測量顯示了重疊的粒子函數,因此沒有古典磁序的明顯跡象。我們還觀察到具有連續波動方向的自旋分佈,這是自旋液體和磁阻挫的特徵,表明我們創造的材料在低溫下的表現正如自旋液體。」
利用計算機模擬驗證前述觀測結果后,該團隊證實他們觀測到了一種新的量子態。
「確定物質的一種新量子態是每個物理學家的夢想。」Bianchi認為,團隊研發的材料具有革命性,被首次證明是以自旋液體的形式存在。「這一發現可能為設計量子計算機的新方法打開大門。」
捐款名單:
🌟郭華丞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萬元
🌟郭光宇教授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二十萬元
🌟曾尹俊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千元
🌟粘正勳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十萬元
🌟陳建州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千元
🌟石明豐教授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萬元
🌟蔡和進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一百元
🌟駱文系友 捐贈 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 二萬元
什麼論文需要8000人合著?
回到這次的論文,講的是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研究粒子間的玻色–愛因斯坦凝態(Bose-Einstein correlations)。
實驗使用的ATLAS對撞機建在瑞士和法國交界地下100公尺的洞穴中,長46公尺,直徑25公尺米,重達7000噸,相當於一個巴黎鐵塔的重量。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ATLAS運行起來,每秒超過10億個粒子以接近光速運動,相互發生碰撞。產生的資料量相當於地球上每個人同時進行20次電話交談。
如此龐大的資料中,卻只有不到百萬分之一是有研究價值的。
實驗中篩選、處理資料也是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由分布在全球的超過130個超級電腦支援。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ATLAS合作組織由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個研究機構參與,包括3000人的科學作者團隊和1200位博士。
在這次論文的8000個署名作者中,除了物理學家,還包括大量維護對撞機硬體的工程師、維護IT硬體的工程師,以及大量做資料篩選和分析的軟體工作者。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像這樣的尖端研究,確實只能由大規模的國際合作來完成。
但由此產生的論文署名人數膨脹的現象,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擔憂。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學術出版系統的崩潰」
早在2015年,ATLAS和CMS兩個對撞機團隊合作的研究,曾在學術界掀起一陣熱議。
一篇5154人署名、對希格斯玻色子的大小進行了更精確的估計的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紙質版正文包括參考文獻只有9頁,後面24頁都是作者和工作單位。
同期另一篇關於稀有粒子衰變的論文,發表在Nature上。因為雜誌版面有限,最終決定作者列表不會出現在紙質版上,只在網上發布。
Nature當時還專門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對此作解釋說明。
Physics paper sets record with more than 5,000 authors
▲ Physics paper sets record with more than 5,000 authors
天體物理學家Peter Coles也在個人部落格上談論了此事,將之稱為「學術出版系統的崩潰」。
他認為,幾千個作者如果都參與了論文寫作可能每個人只需要寫幾個字,這當然是不現實的。 實際情況則是,幾千個作者裡絕大部分可能都沒讀到過這篇文章,更不用說寫了。
像他所在的天文學領域,儀器製造商也會列入作者名單裡。 真要說起來的話,這些人根本不能算字面意義上的「作者」,但他們又確實在這項研究中作出了貢獻。
Coles認為這背後反映出的問題是,一個人對科學研究的貢獻只能透過合著論文來體現是不合理的。 他建議學術出版可以像電影片尾的工作人員表一樣明確出不同的分工,並分別量化他們的貢獻。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與之配套的措施是,要改變只透過引用文章數量來評價一個學者的系統。
我一直認為,現代學術出版業不是在促進而是阻礙了研究的交流。
One More Thing
最後,關於論文署名還有一些趣事值得分享。
8778並不是目前作者人數最多的論文,最高紀錄高達57000人。
就是那篇透過玩遊戲參與蛋白質結構預測的研究,9人的核心研究團隊之外,57000人都是當時參與的遊戲玩家。
這篇文章發表在Nature上,玩個遊戲也能登Nature,也是很神奇了。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另外有網友提到,1975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原子行為的論文有兩個作者署名,但只有一個是人類Jack Hetherington,另一個則是他養的貓。
這篇論文其實就是他一人完成的,但按照習慣,寫作的時候都用了複數人稱「我們」。 但當時的打字機並不能做到尋找與取代,為了避免整個重新打一遍,他就把貓的名字加上了上去……
結果這篇論文發表後有很大的影響力,那隻貓還收到了大學物理學院任教的邀請。
後來將論文寄給物理學國際會議的時候,簽名還用了貓的爪印。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那麼,現在這篇8778人的論文中,也說不定也悄悄混進去了幾隻貓?
受疫情影響 哈佛台北書院延到2023年
2022/6/4 15:52(6/4 16:09 更新)
哈佛大學北京書院原預計今年遷到台大並改名為哈佛台北書院,但受疫情影響將延至2023年。圖為台大校門。(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哈佛大學北京書院原本預計今年遷到台灣大學,改為「哈佛台北書院」。不過近期COVID-19本土案例增加,台大今天證實,哈佛將延後到2023年,再送學生到台大進行暑假中文課程。
日媒:台灣在歐洲展華語教學軟實力 取代孔子學院
美國哈佛大學刊物「哈佛紅報」去年報導,該校知名暑期中文進修計畫「哈佛北京書院」因原合作方北京語言大學日益「不友善」,故自2022年起改與台灣大學合作,並更名為「哈佛台北書院」。
這項消息振奮台灣學界,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曾公開表示,非常歡迎哈佛與台大合作,台灣是學術自由、有相當民主發展國家,歡迎世界所有想學華語的人士來台。
不過今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案例增加,台大校方今天證實,因疫情和台灣邊境管制原因,經與哈佛大學多次討論,哈佛將延到2023年再送學生到台大進行暑期中文課程。
台大國際長袁孝維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2022年哈佛是在美國舉辦小規模華語課程,預計2023年6月就會來台灣。她強調雙方不是停止合作,只是因隔離檢疫、招募、機票等作業關係,最後討論須延期,「只能說好事多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袁孝維也提到,台灣自由學風與相對安全的環境,對各國青年有一定吸引力,近期也有許多名校與台大洽談,陸續會來台學習華語。
哈佛原預計今年暑假選送60名學員到台大,修讀8週中文課程,也考慮安排參訪九份、金瓜石、故宮、士林夜市、陽明山等景點,以及體驗書法、象棋、剪紙、包餃子等文化活動,藉由與本地學生課外互動,提升台灣青年國際視野。(編輯:方沛清)1110604
臺灣良港 首屬高雄 巍峨黌舍 是我雄中
英才齊集 迎受春風 禮義廉恥 是所遵從
山河光復 先烈之功 建設祖國 我須效忠
服膺民主 矢志大同 願我同學 為民前鋒
自強不息 前途無窮
「恩恩」爸不能接受1922花143分鐘轉達救命需求 指揮中心︰1922無調度119或防疫計程車權限
2022年6月8日 週三 下午1:37
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不治。「恩恩」爸為尋求遲遲等不到救護車「消失81分鐘」的真相,依政府資訊公開法,申請當事人報案紀錄、政府間橫向聯繫紀錄。「恩恩」爸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斥「不能接受」1922花了143分鐘,才把他的救命需求轉吿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另1922的橫向通聯紀錄文字內容簡略,已要求提供補充資料。
對此,指揮中心今天表示,將應家屬請求持續提供個案進線1922專線詳細資訊,包括錄音檔與相關通聯紀錄,並強調1922無調度119或防疫計程車等權限。
「恩恩」爸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斥「不能接受」1922花了143分鐘才把他的救命需求轉吿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檔案照)
「恩恩」爸今天在臉書發文,痛斥「不能接受」1922花了143分鐘才把他的救命需求轉吿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檔案照)
捲動即可檢視後續內容
Ad
找回活力!居家上班族秘密武器►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
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
找回活力!居家上班族秘密武器►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
下午喝CHiiiiiiiii奇動能量飲,不讓你斷電!益氣與晶亮兩款,低熱量配方,分別添加小分子葉黃素,人蔘萃取液,清新水果風味,提升充沛能量完成工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有關北部未滿5歲男童死亡個案,家屬希望進一步取得1922民眾疫情通報與諮詢專線的詳細資訊。指揮中心強調,對於個案家屬所提申請,只要是1922專線有紀錄的部分,指揮中心皆會儘快提供,包括錄音檔與相關通聯紀錄,讓家屬能夠瞭解1922客服當日接線後聯繫之狀況。
指揮中心說明,1922專線之業務涵蓋防疫管制、檢疫、預防注射、隔離、篩檢、疫情通報與傳染病諮詢等服務,惟無調度119或防疫計程車等權限。民眾有相關問題進線詢問時,客服除第一時間告知民眾處置方式外,後續亦會立案追蹤,以上相關流程也於稍早向家屬說明。
對於張姓網友指稱新北消防局以「假報案」方式表演勤務指揮中心現場給「恩恩」爸爸看;消防局說明,是情境模擬報案量。
「恩恩」爸爸今天凌晨再度於臉書發文表示,「當天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在聽錄音跟紀錄核對上,實在已經沒有力氣留意到旁邊情形」。
他說,「現階段的橫向通聯紀錄並不完整,我還是希望,橫向的通聯紀錄可以提供給我。我還是重申,我只是想要拼湊出事情的真相」。已經收到了衛福部疾管署(1922)補充的橫向通聯紀錄文字,但內容簡略,也沒有提供詳細的電信通聯紀錄作為佐證,他已經回電疾管署的專員,提出補充資料的請求。
「恩恩」爸提到,從目前1922的回覆,主要看到2個問題點:
「我第一次打進1922(17:38~17:57)告知2名小朋友狀態不佳,但是找不到中和衛生所,請求協助尋找中和衛生所,並要求協助後續送醫需求;我第二次打進1922(18:08~18:21)告知119消防局找不到中和衛生所,我們也找不到衛生所,恩恩意識昏迷,請求協助」。
他指出,從公文回覆中,1922告知了因為當日處理了2萬7000餘通的電話,所以客服中心於20:44分轉送案件到達北區管制中心,北區管制中心又花了12分鐘,於20:56分才找到新北市衛生局。「但這個處置過程我無法接受」。
「恩恩」爸認為,「從我表達恩恩意識昏迷的第二通電話開始,1922的橫向聯繫,總共花了143分鐘,我認為在我向1922告知恩恩的緊急狀況時,疾管署1922應該要將狀況儘速通報,並且有協助民眾處理的責任」。
「當地方政府失能,我遲遲等不到救護車,中央的1922也未能及時發揮功能,我覺得我需要疾管署交代更完整的資料,不是只是簡單的文字說明」。
(責任主編:莊儱宇)我演護生戲。
2022-06-10
顏亘/谷家騏/顏劭安
新臺幣
3090
其它指定用途(臺大物理系林清涼教授紀念入學獎學金)